在石林摔跤场,作为一年一度的“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主会场,火把节彝族原生态文艺暨斗牛比赛在这里举行,场面十分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如潮水般涌到石林,参加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盛会,亲身体验“东方狂欢节”的魅力。 云南省副省长刘平宣布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开幕。开幕式上,雄浑的过山号、震天的牛皮鼓、欢快的大三弦、悠扬的细乐以及跳着舞步而来的阿诗玛和阿黑哥,把烈日映照下的跤场衬得更加热火朝天,令观众的心情跟着激动起来。

斗牛是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上必不可少比赛项目,也是最精彩的,它是彝族人民崇尚勇敢的精神体现。今年石林火把节的斗牛比赛共分为杂交水牛、甲级水牛、乙级水牛、杂交黄牛、甲级黄牛、乙级黄牛共6个组进行。一对对的斗牛勇猛无比,有的刚找到对手就开始卯上了,有的竟然气劲上来,对手都没找对就开斗,惹得观众既激动又好笑。
参赛的两头牛膘肥体壮、体大角尖。强健凶猛的斗牛扬蹄翘尾、怒目而视,相向而来,那被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角抵角地搏斗,霎时,“嚓、嚓”的声响不绝于耳,直到一方体力不支或畏惧夺路而逃,胜者则顶着双角奋力猛追,斗红了眼发飙的牛在场上狂奔乱顶,直到牛主人和裁判把他制住,鼻孔还“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而斗败的牛则心惊肉跳地挨在主人身旁,眼里尽是害怕与惊恐。一场场精彩的斗牛和牛、人狂奔的抗衡中,观众的惊叫声、欢呼声响彻在跤场上空,直到夜幕低垂。
西班牙的斗牛发源地是龙达(ronda)。矗立在悬崖峭壁上的龙达城,是西班牙斗牛文化的发源地,有着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沿着桥的另一头,顺着鹅卵石坡道,就能走到始建于1785年、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场,可惜斗牛场已无斗牛活动,现在改建为斗牛博物馆,陈列着斗牛士的斗牛服饰及各种斗牛的照片与海报等文物。
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风靡全国,享誉世界,尽管从动物保护的观点上看目前人们对此存在争议,但是作为西班牙特有的古老传统还是保留到现在,并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这种祭神活动,后来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出现于18世纪中叶)。现在西班牙拥有300多家斗牛场(最大的是马德里的文塔斯斗牛场,可容纳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