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当局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建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天下人大常委会第六次集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2、孙中山老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丛林的紧张意义并倡导植树造林的人。早在1893年的《上李鸿章书》中他便指出“中国欲强,急兴农学,讲求树艺”,更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再次指出:“防止水患与旱灾的底子要领,都是要造丛林,要造天下大范围的丛林。”
3、之前设立于与清明节统一天的植树节,实在最初也是由孙老师向北洋当局发起的,孙老师任姑且大总统时当即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丛林法》。在其时,植树不仅是为防治中国持久遭受的洪涝灾害,挣脱使民众挣脱贫困的一种途径。
4、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老师逝世三周年,国民当局进行了植树典礼,并将其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第五届天下人大常委会第六次集会决定将每年3月12日配置为我国的植树节,勉励天下各族人民植树造林,造福于子孙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