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节是干什么的日子2

九九重阳节的节日禁忌事项
“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在这个时间点,要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
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这天是过节,所以要让老母亲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因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不合适。
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
重阳节送什么花给妈妈合适
花语:品德高尚、深山酢浆、慈母之爱
母亲的柔情与关爱我们从小就能感受到,我们感受的最浓烈的也是母爱了,那么这种花就是很好的选择了。
花语:母亲我爱你、温馨的祝福、慈祥、不求代价的母爱、宽容、母亲之花、浓郁的亲情、亲情思念
送给妈妈是再好不过,通过花告诉家人你爱他们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心与情意。
花语:永葆青春、快乐
做子女的当然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无病无灾,就让我们把心意寄托到花里,祝福父母健康长寿。
重阳节是干什么的日子3
重阳节到底有哪些美食呢?
菊花酒作为“九九重阳节”的吉祥酒,其酒谐音“久”,意味着人们的对长长久久的寓意,以往人们常常在头年秋季采摘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夹杂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一般会在头一年酿制好,放置来年重阳节饮用,听老一辈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还记得对菊花最深刻记忆的一个电影,周杰伦演过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就是围绕重阳节的宫廷皇朝故事,里面就有非常多的菊花,第一次通过屏幕看到如此多的菊花,足足饱了一次眼福,到了明清,在人们一代又一代的对美食的追求下,菊花酒又加入多种草药,效果更佳,古代著作中称“菊花酒”是大家十分喜爱的“健身材料”
重阳糕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在北方盛行,花糕、菊花糕、栗子糕是重阳节最传统的美食,据说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流传了。花糕寓意是步步升高的意思,重阳节有登高的意义,所以这天基本会吃一吃糕点
南朝时期已有,主要原料用米粉(糯米粉、粘米粉)、果料等原料制作而成,可以用枣、果仁等装饰,起源唐代至宋代,品种繁多,以往还会插上彩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做法主要有蒸、烙为主,为什么要吃重阳糕,糕谐音“高”,这天要登高,寓意步步高升
重阳糕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南朝时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现在仍流行。重阳糕蒸法和年糕相似,人们为了凸显节日的氛围,会将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
重阳节正值深秋,秋天的羊肉性暖,是滋补的好食材,每到秋冬季节,外面的羊肉火锅店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而羊谐音“阳”,羊肉面吃白面,因为百去一,寓意为九十九,长寿健康之意
秋高蟹黄,郑燮的《留秋》的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毫无疑问,这天的螃蟹不单单是普通食物,还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如同中秋要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一个道理。发展到后来,重阳节吃螃蟹已然成为一种习惯,吃蟹一定不能少了姜末食醋,螃蟹性寒。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与除夕、清明、中元三节统称中国传统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重阳糕。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九月初九正值仲秋时节,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