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甘肃的著名旅游景点,欢迎大家阅读。

每值夏日,焉支山千峰叠翠,妖饶多姿,层林尽染,溪流潺潺;奇花异草,名贵林木遍布山间。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云:“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颊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南面的祁连山白雪皑皑,峰恋叠翠,山中的原始森林苍松挺拔,翠柏生辉,漫山遍野花草繁茂,灌木丛生。
野生动物犳、熊、狼、狐、鹿、岩羊、黄羊、鬼、旱鏉、獐子等出入期间。两山之间的大马营草原,蓝天白雪,轻风佛面。牛羊蠕动,群马奔腾,高山上的雪莲,草原上的蘑菇随处可见,每到盛夏,野花丛生,山丹花、野玫瑰花、纷团花、野菊花、马兰花等各种野花争奇斗艳,异彩粉呈,清香醉人,花草间,虫鸣,雀跃,峰飞蝶舞,山鸟啁啾,优美迷人,金黄色的油菜花燿眼夺目
一望无垠的祁连白雪,绿如碧玉的辽阔草原,星罗掑布的牛羊马群,碧亮赐透的西大河水库,农机具田间轰鸣牧马人歌如朝凤,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浓墨重彩的西部田园画,实属旅游渡假之胜地
张掖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
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
它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飞天艺术的故乡、佛教艺术的殿堂,有“戈壁绿洲”、“西部明珠”之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旅游胜地,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敦煌历史悠久,春秋时称瓜州,以地产美瓜而得名。
焉支山旅游景区是一九九三年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的省级森林公园,二O一O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甘肃省山丹县城南40公里处的大黄山林区,是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游览区。穿行于花丛林间,走在石板铺成的百岁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尝试着穿越“健身门”,站在环形玻璃观景平台上环视焉支山的美景,停下脚步休息时在花儿广场一边品尝焉支山自产的栒子茶,一边聆听河西宝卷最淳朴的声音,享受学跳胡腾舞别样的风情,感叹丹碧相间的焉支山无尽的魅力。
西汉时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万余大军逐匈奴于大漠之北,匈奴失此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隋炀帝西巡时,登焉支山朝见二十七国君主使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万国博览胜会”。明代甘肃巡抚田乐、候东莱都督和知县张成曾铸大钟一口悬于寺中,后人又称钟山寺,在前寺的西北边建玉皇殿一处,气势宏伟,距后寺200米处有一座道庙。
今日焉支山旅游景区之出名,已不在于它显赫的历史,而是在于它碧峰千绕、松柏交翠的奇妙风景。园内植物有1千多种,其中乔木树种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华北落叶松、山杨;灌木种类繁多,各种野草野花争奇斗艳,中药材有大黄、黄芪、沙参等一百多种,野生动物有鹿、麝、獐、岩羊等几十种。
图片甘肃旅游景点。韩佳马厩-甘肃山丹军马场2。净土松涛-天水任贤崖3。兰州龙游风景区-兴隆山。南山的牧马人——甘谷5里的谷坡草原。牧马将军-昌马水库6。佛教中的一心——莲花山7。北地南国——武都八里万象洞。胡明的水净化。
1.甘肃省,简称甘肃或甘肃,是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位于黄河上游,省会兰州。甘肃以甘州(今张掖)和宿州(今酒泉)的首字母为基础。因为西夏曾经设置甘肃军分区,元朝设立甘肃省,简称甘;因该省大部分在龙山(六盘山)以西,唐代在此设置龙游道,故简称龙。
甘肃位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地理上受黄河上游控制,连接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临陕西,南接巴蜀、青海,西接新疆,北接内蒙古、宁夏。走出蒙古西北,辐射中亚。甘肃省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4.72%。全省总人口2763.65万人,常住人口2553.9万人。下辖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
甘肃有8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它被誉为“何_根,西轩桑”。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伏羲、女娲、黄帝,相传都诞生在甘肃。西王母回泾川县中山。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立足于天水、陇南。李氏的根在陇西。
2014年,甘肃省生产总值达到6835.27亿元。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甘肃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
第二,先秦时期中国分为甘肃九州,主要隶属于雍、梁,以前称为“雍、梁之地”。西周时期,秦人的祖先定居在本省东部,也就是今天的水一带,开始了从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游牧生活仍占主导地位。秦朝时,公元前688年,秦国在征服的_戎和地区建立了_郡(今水麦积地区以南)和_郡(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达到今天的甘肃东南。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建陇西郡,九年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建北帝郡。
3.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黄河中上游,幅员辽阔。位于北纬32°11′~42°57′和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形的第二级台阶上。东邻陕西,南接四川,西接青海、新疆,北接内蒙古、宁夏,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45.3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4.72%。
1、莫高窟: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的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2、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辖区的麦积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风景区有5大子景区,最著名的就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以其独特的泥塑艺术独树一帜。
3、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可以说是甘肃敦煌最美的风景区。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中,一片绿洲和一弯清泉,是如此的美丽。到鸣沙山月牙泉旅游,最不可错过的就是骑骆驼感受西域风情,以及傍晚在沙丘上看落日,摄影留下那美好地瞬间。
甘肃的历史跨越八千余年,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在此我为大家科普一下甘肃有哪些旅游景点!
1、汉家马厩——甘肃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
2、净土松涛——天水仙人崖
仙人崖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相传此处过去常有高人隐居于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崖山巍、水秀、崖俊、林密,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仅次于麦积山景区,寺观、庙宇、窟龛多建于高耸的.峰顶或凸凹的飞崖间。
3、陇右名胜——兰州兴隆山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区东南45公里的榆中县境内距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总面积29583.6公顷,海拔界于1800-367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1℃,年降雨量621毫米。。兴隆山两峰耸峙,一水中流,历史上誉其高峻,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境内奇峰叠翠,飞泉流湍,林木苍郁,风光旖旎。
4、南山牧马——甘谷古坡草原
古坡风景区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南部藉河上游,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古坡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系秦岭山脉之余脉,最高海拔2716米,最低1760米,相对高差951米。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4℃,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600—1800小时,无霜期90—140天。
5、将军牧马——昌马水库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有一条内陆河,名叫疏勒河,也是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甘肃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历时十年,建成了一座昌马水库枢纽及沿途十几座小水电站和下游百万亩农业灌区,此水库和下游的赤金水库及双塔水库联合调度,保证着河西粮仓百万亩良田的丰收。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康乐、临潭、卓尼、临洮、渭源5县接壤地区,是黄河一级支流——洮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水源涵养作用明显。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9′59″~103°50′26″,北纬34°54′17″~35°01′46″间,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7、北地南国——武都万象洞
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以南白龙江沿岸的桦林山腰,距陇南市政府所在地7公里,据地质专家考证。该洞己有2.5亿年的历史,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规模之宏大,艺术价值之高,可与举世闻名的桂林芦笛岩,肇庆七星岩相媲美。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位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
8、净水明湖——文县天池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陇南市文县以北约100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由于远古时期的地壳活动,致使地壳断裂,洋汤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文县天池有九道大湾和一百零八个小湾,方圆20公里,水深97米,水域面积80公顷。
9、风电之都——甘肃瓜州
瓜州县隶属甘肃省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
10、阿尼嘎卓——马牙雪山
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西部,距天祝县城西部35公里处,年均气温-6.5摄氏度,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本地人称白嘎达山。主峰白尕达,藏语称伦布什则,意为最高的须弥山,海拔4447米。
1、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
金塔沙漠胡杨林,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城以西的潮湖林场,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那里有着上万亩人造胡杨林。胡杨林分布密集,长势良好,规模居全省之冠,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金秋十月的胡杨,绿色的树叶有的已经变黄,已经变黄的胡杨树,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沙漠中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被评为甘肃省秋色最美的地方之一。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内容较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3、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内,地处西秦岭北支的东端,秦岭、贺兰山、岷山三大山系交汇处,中国版图中心带;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分水岭穿过景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6公里处,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称。嘉峪关是明代长城西端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5、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城南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
1、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2、拉卜楞寺,拉卜楞寺,除了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最古老,并且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祥活佛时期所建造的佛殿。这个寺庙是中国藏传佛教,建筑方面非常具有特色,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每一座房屋都有不一样的历史。
3、昌马水库,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有一条内陆河,名叫疏勒河,也是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甘肃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历时十年,建成了一座昌马水库枢纽及沿途十几座小水电站和下游百万亩农业灌区,此水库和下游的赤金水库及双塔水库联合调度,保证着河西粮仓百万亩良田的丰收。
4、定西贵清山,贵清山位于甘肃漳县南72公里处是陇中黄土高原最为奇秀的自然风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被誉为陇中的“小华山”、“贵清仙境”。因其绵延长达18个村社,故有“贵清十八村”之说。
5、甘肃舟曲拉尕山,拉尕山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境内,地处昆仑山支脉岷山腹地,白龙江上游33公里处,今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共有景点31处。拉尕山风景区内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是集藏寨、溪流、草地、森林于一身,融北国的雄浑磅礴与江南的婉约秀丽为一体的独特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北方少见的欧式原野风光,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白龙江南岸的青山秀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