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trim支持的Linux系统对SSD固态硬盘是没有损害的。 当然,任何硬件使用都会有损耗。 首先,Linux对SSD支持的技术叫做trim,现在ext4和xfs都支持(btrfs肯定也会支持),要使用SSD固态硬盘内核需要>=2.6.37。 其次,ubuntu的最新版15.04,该版本的内核版本是3.19,而mintlinux是一款基于ubuntu的发行版,所以这两个发行版的Linux的最新版都可以使用SSD。

1、系统文件是使操作系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条件,如缺少部分系统组件,操作系统将会崩溃,或者产生运行时错误(编程语言里的异常)。
2、因此,加装固态硬盘后,系统文件通常不能删除。除非固态硬盘里已经安装好其他操作系统(Mac、Windows、Linux其一),则原来的系统文件可以删除(直接抹掉磁盘即可,最好用Mac设备里的磁盘工具抹掉,成功率100%)
不一定需要重装系统,但是建议在安装固态硬盘之前备份重要数据,并进行系统备份。然后使用克隆软件将原来的系统克隆到固态硬盘上,或者重新安装系统并将数据恢复到新的硬盘上。这样可以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一般主控比较差,HDD或主控较旧,较差的SSD选择MBR分区兼容性比较好,目前新买的SSD产品就可以使用GPT比较安全;
2、MBR的意思是【主引导记录】,是IBM公司早年间提出的。它是存在于磁盘驱动器开始部分的一个特殊的启动扇区。这个扇区包含了已安装的操作系统系统信息,并用一小段代码来启动系统。如果你安装了Windows,其启动信息就放在这一段代码中——如果MBR的信息损坏或误删就不能正常启动Windows,这时候你就需要找一个引导修复软件工具来修复它就可以了。Linux系统中MBR通常会是GRUB加载器。MBR。当一台电脑启动时,它会先启动主板自带的BIOS系统,bios加载MBR,MBR再启动Windows,这就是mbr的启动过程;
3、GUID的意思是GUID Partition Table,即【全局唯一标识磁盘分区表】。它是另外一种更加先进新颖的磁盘组织方式,一种使用UEFI启动的磁盘组织方式。最开始是为了更好的兼容性,后来因为其更大的支持内存(mbr分区最多支持2T的磁盘),更多的兼容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苹果的MAC系统全部使用guid分区。guid不在有分区的概念,所有CDEF盘都在一段信息中存储。因为兼容问题,guid其实在引导的最开始部分也有一段mbr引导,也叫做【保护引导】,为了防止设备不支持uefi区别;
4、内存支持:mbr最多支持2T,而guid理论上是无限制的;分区:mbr最多支持四个主分区,guid没有限制。如果你想跑多系统,mbr最多4个而guid没有限制;系统:win7只能用mbr分区(也可以但是很麻烦,不建议),从win8开始微软建议你使用guid;其它:guid是由uefi启动的,而uefi是后来才提出的概念,兼容性和稳定性不如bios+m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