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位于布拉格老城广场,这里是11至12世纪中欧贸易里非常重要的集市,也是这城市最古老的居民区与行政中心。布拉格广场上树立着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的塑像,非常特别。在旧市的塔楼还可以用来观看老城的全景,非常漂亮。
老城广场是11至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政治事件发生地。1948年2月事件和1989年11月事件两次重大政治变革均在此得到集中反映。捷前总统哥特瓦尔德和哈维尔都曾在此发表演说,宣布政权的更迭。

老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雕像。扬·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者、布拉格查理大学的首任校长。他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高级教阶和教学主事销售“赎罪券”等腐败现象。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今德国境内)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处以火刑。扬·胡斯像于1902年至1915年塑造成,于1915年7月6日扬·胡斯被焚五百周年纪念日揭幕。
自鸣钟是布拉格老城广场上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建于16世纪。钟由三部分组成,即:圣徒雕像、钟盘、年历。每到正点时,钟的左侧象征时光消逝的小鬼首先拉响铃铛并不断点头,而钟右侧土耳其人则不断摇头,象征始终不愿投降。钟右侧有两个寓意虚度时光的人物塑像,不断摇头,象征未享尽人间富贵,不愿离开人世。同时钟上部的12个圣徒在打开的天窗后相继出现。当最后一个圣徒走过并把天窗关上时,天窗上面的金鸡扇动两翼后鸣啼,宣告报时结束。钟的中间部分为钟盘,根据中世纪地球为宇宙中心论制作,标明太阳和月球的运动。钟的最下部分是12个镶有圆框的组画,描写一年十二个月农村耕作的情景。年历两侧还装饰佩有宝剑短杖和盾牌的天使和三个象征公正掌管城市的市民。
布拉格的建筑简介
布拉格有“建筑博物馆”之称,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绝大多数建筑风格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从中世纪以前直至现代的建筑物交织在一起,生动地体现了建筑风格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特征。
布拉格的建筑可大致地分为5类,各自的特征很明显,特别是在教堂建筑的尖塔或圆顶等处,表现尤为突出。另外,风格不只限于建筑,有些是对绘画和雕刻等美术整体或像文艺复兴这样基于一种思想的社会运动而言的。
古罗马建筑风格:11世纪至12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形状如细长的盾的简单的窗户,和被称为ROTUNDA的园筒形的建筑物是其特征所在。如圣伊日教堂的白塔,维谢赫拉德城堡入口处不远的圆筒形教堂,查里桥靠小城一侧的桥塔等。
歌特式建筑风格: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的建筑风格。整体地用直线式设计,建筑物高大耸向云天的尖塔,是其最大的特征,有密密麻麻细巧的装饰。典型的如布拉格城堡内的圣维特大教堂,老城的双塔教堂等。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3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代替了耸立的高塔,主要采用曲线的简洁豪华的设计。如位于犹太区的平卡斯犹太教会堂,位于布拉格城堡门口的军事博物馆以及皇家花园内的夏宫等。
巴罗克建筑风格: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屋顶是葱头状园顶,塔是圆形设计。洛雷塔教堂是巴罗克式建筑的杰作,其他还有圣尼古拉教堂,特罗亚城堡等。
新艺术派建筑风格: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设计采用像流动的花或藤蔓植物这样的装饰风格。新艺术派的代表人物是捷克人阿尔方斯.穆哈。如瓦茨拉夫广场上的欧罗巴饭店、布拉格总站的入口装饰等。最典型的建筑应该是城市宫(又叫市民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