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布局情势和固定的说法,暗示必然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负担主语、宾语、定语等身分。那么形容教诲的成语有哪些呢?

1、屡教不改:多次教诲,仍不纠正。
2、玉琢成器:琢:雕。玉石只有颠末雕琢,才能成器物。比喻人只有接管教诲才能有成绩。
3、东风中坐:像置身于东风中一样。比喻良师的教育。比喻受到杰出的教诲。
4、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字画教诲儿子念书。用以歌颂母亲教子有方。
5、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诲方式而举行的教诲。指在一样平常言行中很天然地举行的薰陶。
6、易子而教:易:互换。互换孩子举行教诲。
7、讽一劝百:讽:用婉转蕴藉的言语品评、指责;劝:奉劝,规劝。婉转蕴藉地品评、指责一个,使各人都受到教诲。
8、嘉言善状:有教诲意义的好言语和洽举动。同“嘉言善行”。
9、循循诱人:犹谆谆教导。指擅长有步骤地指导、教诲人。
10、不行教训:教训:教诲,教育。对或人无法举行教诲。
11、不教而诛:教:教诲;诛:惩罚,杀死。不忠告就正法。指事先不教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处罚。
12、因材施教:指针对进修的人的志趣、能力等详细环境举行差别的教诲。
13、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情况。形容母教英明。
14、换骨脱胎:原为玄门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诲,思想获得彻底改造。
15、嘉言懿行:嘉、懿:善、美。有教诲意义的好言语和洽举动。
以上就是给列位带来的关于形容教诲的成语有哪些的所有内容了。